首先明确一点,辅音的名称不等于它的实际发音。其实辅音的名称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便于老师在上课时更方便地指称某个辅音。我们知道,辅音的特点之一是发音短促,而元音则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所以按照辅音的实际发音来指称某个辅音的话,那么在短短的一瞬间,可能会在几个比较相近的辅音间产生混淆,即可能会听不清楚。所以我们经常在辅音后加上一个元音来作为一个辅音的名称,这样比较容易让人听清楚。比如说汉语辅音“b,p,m, f……”的名称就是“波(bo),泼(po),摸(mo),佛(fo)……”,也就是说在辅音的实际发音后加了一个元音“o”。
韩语也是一样,需要在实际的发音后加一个元音来作为辅音的名称。与汉语不同的是,韩国语的辅音经常在收音位置出现,发音与在首音时有所不同,所以韩语辅音的名称需要能够表明某个辅音在首音和收音两个位置上的发音情况。例如,辅音“ㄱ[k]”的名称是“기역”,那么这个名称就表明“ㄱ”在首音位置时的念法和 “기”里的“ㄱ”相同,而在收音位置时则发“역”里面“ㄱ”的发音。这相当与在纵横两个坐标方向上确定出一个点,便于我们来指称。每每被韩语辅音难住的初学者,总想问出韩语辅音学习的问题,通过在网上归纳如下:韩语辅音学习是初学者掌握的难点之一。
在韩语里辅音不能单独发音的成字,必须与元音结合才能发出正确的发音,韩语中辅音也叫子音,就象妈妈带儿子一样。由于发音习惯,辅音在韵尾和首音部位发音是有区别的,学好韩语不能全靠拼音和国际音标,之间还有区别的,如“ㄱ”在首音发굼[gum](ㄱ 在上边的话,像 [g]);在韵尾,묵 : [muk](ㄱ 在下边的话,像 [k]),这一字两个音在韩语是因为舌的位置不一样,与 [g,k] 跟英语不是完全相同的。再比如"비누"念成“批奴”,而“나비”念成“拿彼”,这是送气音(爆破)和不送气音(非爆破)音的问题。
这要明白下面这个概念: 韩国语的一个单词是由一个或几个音节构成的,一个音节可以看成是一个字(注意不是一个字母),从头到尾的各个音节分别称为:首音节(首字)、词中音节(中字)、尾音节(尾字)
韩国语中一个音节(一个字)的构成形式有以下几种:
(1)ㅇ + 单元音或双元音 构成开音节
(2)首辅音 + 单元音或双元音 构成开音节
(3)ㅇ + 单元音或双元音 + 辅音韵尾(单双韵尾) 构成闭音节
(4)首辅音 + 单元音或双元音 + 辅音韵尾(单双韵尾) 构成闭音节
韩国语的辅音中的 ㄱ,ㅋ ㄷ,ㅌ ㅂ,ㅍ 是互成对应的三对字母辅音,在韩国语中有个习惯,位于首音节的首辅音字母的发音一般都要重读,而位于词中音节和尾音节中的首辅音字母的发音一般要弱读,所以当ㄱ,ㄷ,ㅂ位于首音节的首辅音位置时重读发生送气化(爆破)就发为ㅋ( k ),ㅌ( t ),ㅍ( p ),位于词中音节和尾音节中的首辅音位置时弱读就发为它们本身的音ㄱ( g ),ㄷ( d ),ㅂ( b ),这样就应该能很好理解韩语辅音发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