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很快智利产葡萄就将进入韩国市场销售,为此感到担心不已。那时快速换成栽培西瓜的选择非常正确。”
在韩国忠北阴城郡孟洞面栽培西瓜的崔昌焕(61岁)4年前还是个经营小葡萄农庄的个体户。
随着2002年韩-智利自由贸易协定(FTA)达成妥协,原本一箱子要1.2万韩元的葡萄的价格下滑到了7000韩元,崔某也因此陷入了苦恼之中。
“难道就这样等着被打垮吗。”
他在研究了什么样的作物可以在外国产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之下,想到了西瓜。他看出,葡萄容易保管,其新鲜度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而西瓜时间越久就越不受国内消费者欢迎。
在十五个塑料大棚中一年生产1万多个西瓜,崔某的年收入高达1亿韩元。崔某的事例证明了如果将危机看作机会,完全可以战胜“开放的风波”。
○ 用名牌农产品先发制人
崔某居住的孟洞面在10多年前大部分是辣椒和大米农户,但现在全体农民的80%(230多个农户)转变成为了栽培高品质西瓜的“名牌村”。
该村西瓜竞争力来自于“如果品质低,就不在市场上销售”的自负心。
在农户栽培的西瓜在出货之后,会在农协运营的“共同选别场”(音译)上测定糖度。在这里如果味道达不到一定水平,就不能贴上该地区的西瓜品牌“完全实诚的西瓜”(音译)的商标。
宣传战略也非常出色。农民们去年准备了“吃西瓜比赛”、“吐西瓜子比赛”等多样的节目,召开了“西瓜节”。阴城郡还在对通过互联网被订购的商品的运送费提供部分支援。
由于只挑选出品质良好的产品,因此单价比普通西瓜高出2000∼3000韩元。对于即使降低一些糖度,如果将价格降低一些不是会卖得更多的提问,农民们摇头否认。原因是“那样只会产生便宜货的形象”。
○“变得翘首期盼FTA的签订”的农民们
“只要韩美FTA一签订,我有自信能够在美国市场上战胜日本梨。我也在韩-智利FTA时参加了示威,但最终还不都战胜了难关。”
在忠南牙山市阴峰面,运营1.2万坪规模的梨果树园的李民宇(64岁)的话语间充满了期待。
因为判断认为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梨的价格竞争力要高于日本产梨。李某年均生产10吨的梨,其中大约有2吨的梨正在出口到美国。
当然困难也是存在的。在美国,酸软的日本梨要比硬甜的韩国产梨更受欢迎。
李某表示:“在美国,对韩国梨的宣传不足,主要的购买群只有韩侨,这是我们的弱点所在。”并称:“只要通过举办试吃会等在当地充分展开宣传,完全值得大干一场。”
像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将韩美FTA当作是“苦难”。这在被预测将因韩美FTA遭受最大损失的畜产业界也是同样。
由全北地区600多名畜产农民组成的“全北韩牛协同组合”目前将用饲料大麦(用于喂养家畜的大麦)喂养的韩牛在首都圈的15个专门直销场销售。
由于果敢地去除了中间流通阶段,价格比普通韩牛低廉30%,再加上使用了与农村振兴厅一起开发的高级饲料来喂养,从而提升了品质。
该组合的负责人张成云(音译)表示:“即使美国牛肉进军国内市场,也完全可以凭借品质和安全性与之对抗。”体现出了非凡的自信心。该组合计划在5月中召开为了宣传的“总体大麦韩牛节”。
○“农业危机?出口机会!”
由于特有的漂亮颜色,被称为“蔬菜类的宝石”的红辣椒。在国内连名称都很陌生的该蔬菜,目前在日本市场韩国产红辣椒占据70%的份额。
过去由荷兰产支配的日本市场,被韩国农民们凭借新鲜度的优势攻略。他们充分利用了距离日本比较近的地理位置优势。
像这样的名牌农产品的出口成功事例预计将因韩美FTA达成妥协而进一步增长。
最近,农税产品流通公社在“对美出口扩大方案”报告书中,将红辣椒(paprika) 、杏鲍菇、绿茶、甜柿子、调味辣椒酱等20种韩国产农产品选为了有实力出口到美国的项目。
在全南宝城郡弥力面,经营10万坪规模的绿茶园已经进入第15个年头的林华春(54岁)最近参加了由全罗南道举办召开的出口洽谈会,受到了众多美国客户们的肯定性反应,从而得到了很大的鼓舞。
林某不仅亲自种植绿茶,还成立了1000坪规模的名叫(株)宝城绿茶技术(音译)的加工工场,制造可以冲水喝的绿茶浓缩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