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真实自杀 韩国民众之痛
本报记者近日亲赴韩国祭奠崔真实,墓前邂逅悲伤的粉丝和崔母 墓地前摆满鲜花、照片和留言,每天有超过200个影迷前来祭奠
现场直击
调查从祭奠崔真实开始。10月16日,记者从首尔最繁华的江南区出发,一直在车上摇晃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京畿道甲山公园墓园。
在公路转向山路的岔口,是公墓的管理处,路口牵着一条很大很新的横幅,崔真实的笑脸在稀薄的阳光里,显得冷清而肃穆。翻译告诉我,横幅上写着:国民演员崔真实葬在此地。翻译说,所谓“国民演员”,就是不论老幼都热爱的演员。公墓的管理人员一眼看出我们是来祭奠崔真实的,他告诉我们,从崔真实去世到记者前往的16日,已经过去两周时间,但仍然每天有超过200个影迷前来看望这位“国民演员”。
山路很陡,空气清冽,大大小小的坟墓,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山上。崔真实的墓显得崭新而特别,这位生前曾经是韩国最红的女演员,周围再无别人。
显然这里每天都人来人往。墓地旁边搭起了简易棚,有桌子和椅子,还有饮水机和纸杯。桌上有留言本,第一页是从10月14日开始,之前的留言大概已经被收集走了。短短2天时间,上百页白纸已经被人们的思念填满。“她去的那晚喝了很多酒,真冲动啊……”来自中国青岛的黄女士不断对记者重复这句话。她来首尔定居才刚刚半个月,正好是崔真实离世的时间。黄女士给崔真实留言:你太累了,希望你在天上好好休息,太爱你了……
有人带来酒,一杯一杯盛满,放在崔真实的遗像前,有人只是默默站立着。墓前有一张方形的草垫,有的女人就跪在上面,默默流泪。没有人拍照,他们很忌讳打扰到躺在里面的那个他们热爱的人。记者注意到距离墓地很远的地方,有人悄悄举起了相机。
果然,中午时分,特别的人来了。从一辆黑色的大车上下来3位老人家,和两个精壮的男子,显然是保镖。其中一个穿灰白外套的老人最瘦小,也最特别,她面容平静而悲伤,细心捡起墓地周围每一片枯萎的树叶。影迷们都站在一边默默地等着,看着这一群显然是崔真实的家人们沉默地忙碌着。这种静默的悲伤,让穿灰白外套的老太太鼻尖挂满了泪水。一位黑衣太太走过来,自言自语着:“我们是妈妈和姨妈。”穿灰白外套的老太太就是崔真实的母亲。
记者走过去,通过翻译对崔妈妈说:“我从中国来,来看看崔真实……”说到此处,老太太双手一颤,竟然一把将记者抱住。随后,其他的影迷一一和崔妈妈握手,两位姨妈站在旁边答谢,所有人都保持克制。不过,两个保镖仍然保持着警惕,当他看见记者拿出相机和笔,立刻发问:“你是记者吗?”“我想跟崔妈妈聊一聊……”“不行,现在什么都不说。”
短暂停留后,崔妈妈和姨妈们转过身,向影迷们一一鞠躬。崔妈妈对我们说:“谢谢你们大老远来看她。”
家人走后,影迷才排着队轮流向崔真实的墓鞠躬。两周过去,崔真实留给韩国人的伤痕依然如此清晰。
你可能不知道的
在过去26年,韩国从一个世界上自杀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变为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韩国每10万人当中有24.7人自杀。最近几年,韩国的自杀数字骤升,从2000年的6440人增长到2005年的12047人。韩国社会学家金正晋曾经对1998年6月至2006年5月之间的191宗集体自杀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自杀者生前曾经在互联网聊天室与人达成自杀约定。
记者手记 透不过气的韩国生活
首尔太大了。从甲地到乙地,有时候要转4、5次地铁。地铁车厢总是挤满了人,高峰期是衣冠楚楚的年轻人,余下的时间就挤满老年人———韩国社会的老龄化非常突出。
车厢里总是闷热,空气中弥漫着香水味。这些散发香水味道的身体,几乎人手一个名牌LV的包包,有的是真的,有的是A货,有的一看就是地摊仿冒品。“这上面就是韩国著名的整容一条街”,有一天,在一个地铁站,我的翻译这样对我说。几乎所有的韩国年轻女子都拥有一个高挺小巧的鼻子,一双美丽的眼睛,据说,她们化妆的粉底,最起码也有7层。“她们一般凌晨2点才睡,早上6点就起床,化妆花1个小时,路上花2个小时”,翻译说,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有1个小时午餐时间,接下来上到晚上7点,最早到家的人一般要到晚上9点才能脱下高跟鞋。男人们下班后不回家,他们和朋友去喝酒,回家的时候,领带上的酒味可以熏死人。
街上的小孩和老人,都顶着做得整整齐齐的发型———韩国人对头发的打理欲望超过了我所见过的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是上中学的小男孩也会跑到美发店去修剪一个像大明星RAIN那样的整齐刘海,女人们更是不得了,她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不断补妆和整理发型。“他们重视有关外表的一切细节,极度重视”,翻译告诉我,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是各种韩国本土的化妆品专卖店,价格便宜得出奇。首尔也算是国际大都市,但星巴克和麦当劳都非常稀有,韩国人宁愿选择自己的汉堡店。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韩国本土的牛肉比澳洲进口牛肉贵三倍。
极端膨胀的自尊心,对外表和言论要求完美,空间狭小,压力巨大,这是普通韩国人的生存环境,也是韩国娱乐圈的生存环境。(潘媛)(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