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德国作家赫塔-缪勒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8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以“韩国现代文学”为主题,举行了简单却意义非凡的学术大会。此次大会由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学系主办,目的是为了纪念韩国和瑞典建交50周年。
在此次大会上,来自英国、挪威、日本、中国等地的韩学研究者从韩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抵抗家长的韩国女性小说以及属于伤痕(trauma)文学的韩国文学等各种观点出发,剖析了韩国文学。用其他国家的语言热烈讨论韩国文学的场景让人感到非常新奇,而对朴婉緖、金芝河、黄晳暎、金熏、申京淑、千云寧等不同年代的韩国小说家的名字和作品世界,侧耳倾听的年轻学生们的表情也格外真挚。
学术大会结束后,有学者提议对再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韩国文学提出建议,对此学者们发出了一致声音。即“世界完全不了解韩国文学的真正价值”。这不单纯是翻译的问题。可能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每年仅在瑞典翻译出版的韩国作品就超过了二十种,但质量问题却极其严重。为了在国际舞台上露脸,作家们东奔西走,但还是没有人关注他们。
另外,在国外活动的韩国文学研究者很少,这一点也令人遗憾。原来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的中国文学权威人士马悦然(Goran Malmqvist)进入皇家科学院后,中国剧作家高行健荣获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实绝非偶然。
20年来一直研究韩国文学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斯塔潘-罗斯(音)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罗斯表示:“此次学术大学的最重要目的和最大成果就是让北欧的年轻学生获得灵感,让他们产生‘我也想研究韩国文学,想翻译韩国文学’的想法。要想让韩国文学在世界上沐浴阳光,必须培养优秀作家、优秀翻译家以及优秀研究者。这是比动摇和说服诺贝尔委员会更快的捷径。”
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