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秋天是收获季节。这时不但每家每户的仓库(곳간)里堆满谷粮,更有令人感到振奋的“硿硿”舂捣(찧다)谷物的声音。这声音是对酷暑(혹서)里农夫们付出汗水的一种报答,而其中还有一个有关新罗时期人物的故事。
从第十九代君王讷祇王开始,歌乐就开始兴起,而到了第二十代君王慈悲王时期,歌乐声便无处不在了。而这个时期在新罗徐罗伐(서라벌),则出现了一个玄鹤琴(거문고)的名家。
此人名叫朴文良(박문량),公元411年,他的父亲是朴提上(박제상)。他后来前往高句丽和日本,帮助被扣为人质(인질)的国王弟弟逃回了祖国。不知是为被日本军抓住而在敌国衔恨而终(원한을 품고 죽다)的父亲感到遗憾,还是为等待丈夫而化作“望夫石(망부석)”的母亲而慨叹,朴文良没有选择走上仕途(벼슬길),偏偏对公元4世纪传于高句丽的玄鹤琴情有独钟(사람이나 사물에 각별한 애정을 보이다)。人们都叫他百结先生(백결선생)。“百结”取自“悬鹑百结(현순백결)”,意思是“衣衫褴褛(옷이 남루하다)的样子,像毛羽不整的鹌鹑(메추라기)一样”。朴文良因家境贫寒,身上的衣服总要缝补(꿰매다)百余次。然而这并没有能动摇百结先生对玄鹤琴的热情,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희노애락)都用琴声表达了出来。他的琴声逐渐达到了登峰造极(절정에 이르다)的境界,甚至可以发出舂谷的声音来解愁。
韩半岛在三国时代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大米、稊稗、粟(좁쌀)和高粱(수수)等谷物,并将其制作成糕点。到了三国时代,随着各个王国全面进入农耕社会,糕点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腊月三十时,家家户户(집집마다)都在舂谷物做糕点,而家境贫穷的百结先生家里却拿不出谷物去做糕点。百结先生的妻子听到邻居家做糕点的“硿硿”声便潸然泪下(눈물을 줄줄 흘리다)。看到这些,百结先生即兴(즉흥적으로)抚琴做歌:
“东边邻居舂谷声,西边邻居砸米声,东西两边硿硿然,年货好丰盛。但吾舍米缸已见底,衣柜内也无衣裳。虽只破衣豆芽汤,荣启期仍可享温饱。吾妻吾妻勿担忧,富贵在天别强求,虽只得枕臂而眠,还有梁鸿孟光好夫妇。”
听到这首歌,百结先生的妻子不由自主(자기 뜻대로 되지 않다)地翩翩起舞,连邻居家妇人也跟着节拍跳起舞来,整个徐罗伐都充满着欢快的音乐。后来百结先生的故事越传越远,在贫苦的百姓无法舂新米制做糕点时,就借类似的琴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世人称这种音乐为“碓乐(대악)”。
诚然,世间用音乐来抚慰生活的人不止这一例。在平坦与崎岖共存的人生道路上,许许多多的人借助可以抚慰心灵的音乐,延续着人生之路。然而百结先生用音乐把人们的生活贫苦变为精神上的富裕,告诉人们人生的幸福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由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想到为什么新罗人称他为乐圣(악성),并那么热爱他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