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英语 日语日语 法语法语 德语德语 西班牙语西班牙语 意大利语意大利语 阿拉伯语阿拉伯语 葡萄牙语葡萄牙语 越南语越南语 俄语俄语 芬兰语芬兰语 泰语泰语 丹麦语丹麦语 对外汉语对外汉语
热门标签: 韩语词汇 因为难 破译韩文字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韩国文化 » 韩国文化阅读 » 正文

韩国历史名人阅读【为国为民的正祖李祘】

发布时间:2021-10-08     来源:互联网    进入韩语论坛
(单词翻译:双击或拖选)
 如果大家看过韩国电视剧《正祖大王—李祘》的话,大概就会多少了解“李祘”这个人物。这位朝鲜国王虽然少年时期坎坷,但当政后却为国为民,是朝鲜末期不可多得的贤明君主哦。小编特意扒了下这位国王的生平,想多了解下韩国历史的盆友也一起来看一下吧。
 
正祖是朝鲜第22代王,经过特别艰难的(지난하다)过程才得以登上王位,并通过各种改革政策和荡平策统一。但他的突然死亡却导致他在位期间推进的各种政策大部分被废弃了。
 
艰难上位
 
朝鲜第22代王—正祖李祘(이산)在1759年被册封为世孙之前过着一般王家子弟的生活,生活顺遂,然而,自1762年生父思悼世子悲惨死去后,他在登上王位之前的人生艰难无比。生父被困在柜子中死去时,正祖仅11岁。
 
英祖在思悼世子死后将正祖作为夭折的大儿子孝章世子的后嗣已继承王统。无论事实与否,思悼世子被当成罪人迎来死亡,他的儿子正祖李祘就是罪人之子。为了更换血统,所以英祖不得不否定思悼世子和正祖之间的父子关系(부자 관계),因为罪人之子(죄인의 아들)的身份会成为他继承王位(왕위를 계승하다)的污点。
 
此后,虽然是世孙,实际上拥有作为世子地位的正祖在英祖晚年的1775年代理英祖听政议事,此后在第二年英祖驾崩后,以25岁的年龄登上王位。在这一过程中,反对他即位的势力处处阻挠,陷害他。郑厚谦等人甚至意图伤害,诽谤正祖或接连派人到他居住的尊贤阁打探。而且在决定代理听政当时,洪麟汉提出了:”东宫不必知老论和少论,不必知吏曹判书和兵曹判书,更不必过早知朝政之事“的”三不必知说(삼불필지설)“挑衅世孙的权威,反对其代理听政。
 
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政治本领
 
虽然领导才能是天生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形成。而朝鲜时代的帝王学(제왕학)就是培养政治领导才能的学问。帝王学是所有君主必学的学问。朝鲜时代的君主们所学的帝王学是一门讲解政治得失和人物能力,以把握民生苦乐的现实学问,通过学习领会的理论必须在现实中实践才行。并且由此治国平天下(치국평천하)。而正祖也不例外。正祖在1752年出生后被册封为嫡孙,再被册封为王世孙,东宫,国王。地位改变,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层次也不同,经历了辅养厅教育,讲学厅教育,侍讲院教育,经筵教育等四个过程。成长过程也伴随着持续的教育过程。正祖通过这些过程学习了包括儒学经典在内的历史书和朝鲜时代帝王学的《圣学辑要》和《贞观政要》等。
 
除此之外,正祖还接受祖父英祖的教育。英祖是直接专研学问,并将之教予臣子的国王。英祖想要成为主导政界和学界的君主。英祖在辅养厅阶段就对正祖的教育十分关注。1757年,英祖招来年仅6岁的嫡孙李祘,要他背出《童蒙先习》,第二年则在经筵上叫李祘背诵《小学》,检查他的学习进度。此后英祖会时常带着正祖出席经筵,让他和臣子讨论,也强调作为儒学德治和军师的国王的威严。而后来上位的正祖也在多方面继承了祖父英祖的政治理念。
 
为了改革(개혁)和政治统合(대통합)
 
即位后,正祖致力于铲除自己的政敌,同时正祖还设置了奎章閣,作为培育人才和实现学问政治的立足点(발판)。登上王位后,大概经过4年左右才成功铲除了政敌,此后,正祖就将重心转移像各种改革政策的实施上。
 
首先,在政治上,正祖继承了先王英祖的理念,推进荡平政策,并且引进清流。英祖中后期时,主张老论优先的戚臣势力和想要破除他们的势力,自称为清流的势力主导了当时的政局。正祖扶植批判戚臣势力的清流,开始了荡平,同时启用(등용하다)了过去被排挤在政治外围的南人势力,令他们参与到朝政当中。不仅如此,通过不久前公开的正祖给沈焕之的御札可以看到,为了政治统合,正祖还将原本为他敌对势力的僻派势力也纳入了合作势力当中。在推行荡平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政权的武力,正祖还设置了亲卫部队壮勇营。
 
正祖还通过奎章阁实现学问政治,培育人才,选拔年少的文臣,确保自己的亲卫势力。奎章阁名义上是为王家保管历代文献的机构,而实际上则是一个不分党派背景收容人才的地方,这里就如同世宗时代的集贤殿。奎章阁里还设置了检书官制度,起用了庶孽身份的李德懋、柳得恭等人。他们都是北学派代表人物朴趾源的弟子,他们过去因为庶孽(서얼)的身份而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而正祖则给了他们机会。奎章阁是反对保守势力的阵地,朴趾源、朴齐家等人先后进入奎章阁任职,他们主张打破“北伐论”全面否定中国现状的思想,转而提倡“北学”,主动吸收当时清朝文化以及清朝国内的西方文明。
 
改革的宠儿,华城建设和受挫的改革君主之梦
 
华城是正祖为了移葬父亲思悼世子的坟墓而建的城郭。正祖并不将华城当成单纯的军事性城郭,而是将之当成是试验自己通过改革获得的成果的舞台。即位后,正祖大举投入了丁若鏞等亲近势力,并将包括华城在内的水原一带建造成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设置国营农场屯田(둔전),为了确保耕作所需还修建了几个积水池。并在这些地方推行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耕作方式。通过通共政策(통공정책)使商业自由化,吸引水原一带的商人。华城既是改革的舞台,又是改革的结果物,算是正祖时期改革的宠儿。
 
但是这种改革的产物在遍地开花前就不幸在历史中退场。虽然至今仍有争议,但大多还是认为是因为正祖突然的死亡导致的。在他死后,壮勇营被革除,正祖培养起来的势力被大举驱逐,连遭不幸。首尔中心的阀阁势力对经济、社会和经济的独占变得严重起来。
 
正祖的登场,是朝鲜王朝末年的一抹余辉。朝鲜王国的臣民得以最后一次享受世宗大王时代以民为本的仁政。正祖强化了一种称为“暗行御史”的制度。暗行御史就是便衣的监察官。这种监察官由正祖秘密任命,穿着破烂衣裳流浪于各地,暗中检举官吏贵族的不法行为。这项德政在历史上非常著名,并为文艺作家提供了不少故事的素材。此外,正祖还宣布接受百姓的申诉。在国王乘舆行列的路上,百姓有权敲打锣鼓鸣冤,只要正祖听见锣鼓的声音,就会停下来听取冤情。正祖种种别出心裁的爱民措施,对百姓而言好比及时之雨,对于权贵而言却犹如烈日秋霜。

Tag: 韩国历史名人阅读【为国为民的正祖李祘】
外语教育微信

论坛新贴